健康,自脊來-博客來.PNG

圖片來源:博客來

前陣子腰部突然酸痛無法彎曲,可能是疫情期間鮮少出差,每天長時間坐在辦公室加上長途通勤、習慣性坐姿不良,終於出現急性酸痛,不過出現病痛也讓自己可以認真面對這個長期的不良習慣,畢竟年齡漸長,以前覺得無所謂的事隨著時間逐漸凸顯其嚴重性,因緣際會下讀了這本不錯的書。

本書內容簡略談及作者的經歷及人生職志,並將脊椎保健的知識與實際做法清楚解析,搭配影片連結可以更清楚知道如何正確舒緩與強健各部位筋骨與肌群。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生活習慣,絕大多數腰酸背痛的原因都是生活中長期不良姿勢造成的,但這也是最難克服的,很多人會去舒壓推拿放鬆筋骨,但那些都只是短暫緩解不適而已,若沒有改變不良姿勢,問題永遠無法解決,所以最重要是要有強烈想要促進身體健康的心,否則無法持之以恆,這很難,往往疼痛舒緩些就會故態復萌,因為當個懶骨頭總是比較輕鬆呀!所以有了這些知識之後,就是要隨時提醒自己、督促自己,不要忘記腰酸背痛之苦呀!

本書除了教導如何用正確的姿勢生活,也提供各種身體功能檢測、筋骨舒緩、強健等保健方式,生活習慣和運動並行,才能有長久的健康。

 

「正確的坐姿原理同站姿,練習時椅面只坐前面二分之一,同樣想像自己在量身高,把身體拉直、眼睛看正前方,叫做「坐姿中心姿勢」,此時從旁邊看,可以看到脊椎骨是打直的,當過兵的男生都知道,服役時都被要求以這樣的坐姿用餐、聽演講。

但我們並非隨時都要像當兵般直挺挺的坐著,而是要將這種「量身高」,的坐姿應用在不同的情境下,在坐著時維持「延伸」的習慣。例如:沒有椅背可以依靠時,如騎摩托車、坐板凳、盤坐等,請想像自己在量身高般把脊椎延伸;在有椅背可以靠的椅子上,則請將屁股塞到椅子的最裡面,打直脊椎輕鬆的靠在椅背上,就是要這樣坐才健康喔!」

 

「台灣人過度依賴醫療

「疾病管理靠醫療,健康促進靠自己」是我演講及上課時一再強調的觀念,意思是「醫療歸醫療,健康歸健康」,處理症狀及創造健康是兩回事。

醫療有它的價值,一個人這裡痛那裡痛,表示身體有了症狀,這時當然要將症狀交給醫療處理,藉由醫療緩解症狀跟疼痛。但醫師負責的是「疾病」的處置,醫師管不到你的生活,更無法負責你的健康。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主人,終究得靠自己,尤其是脊椎健康,對難以歸於疾病的腰酸背痛,不能只依賴醫療,最重要的是自己建立對酸痛的認識及健康管理的知。症狀交給醫師後,每個人應該做的是把不舒服擺到旁邊,注意力放在如何健康!

但目前台灣整個社會過度依賴醫療,很多人不相信、也不願意自助自療。依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一0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央健保局更名為中央健康保險署)的統計,台灣人平均一年看診十四至十五次,是歐美國家人民的二至三倍,所以健保虧損連連。

台灣人高度仰賴醫療的現象,讓我不禁思考失去自己促進健康的能力,是不是因為我們的健保很便宜,讓民眾愈來愈「失能」——因為看病方便又便宜,所以任何毛病,都找醫師解決;但也因為看病方便又便宜,門診總是人滿為患,醫師也只著重在緩解病人當前的問題,無暇與病人深入討論,找出真正的病因。

台灣的健保提供了「俗擱大碗」的醫療服務,病人自由選擇醫師,醫師自由開立處方,以及採事後論量計酬(論件計酬)向健保署請款。而早在一九三三年美國醫療費用委員會就提出警告:「採用論量計酬,醫療世界將沒有明天。」

論量計酬的弊病,包括浪費資源哲療、傷害醫療品質,以及將注意力放在症狀處理上,民眾並不被鼓勵「自我創造健康」,而是生了病再來看病這種「補破網」的消極作為,不若有的國家著重「預防重於治療」、「主動創造健康」來得積極。

美國現有上百個健康維護組織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簡稱HMO),建立在論人計酬的預付基礎上,管理一群特定醫師,於合約期間內,向一群特定被保險人,提供綜合醫療服務。例如一位醫師負責照顧五百個家庭會員,假設這五百個家庭平均每戶一年花三萬元看病(家庭成員年齡不同,醫療花費不同,取平均值)HMO組織統計後,告訴醫師他的總額是多少錢,如果錢沒有用完,結餘的費用,該組織依一定比例回饋給醫師,所以醫師會努力照顧他的家庭會員,減少大家生病吃藥的機率,協助民眾自我生產健康。有些HMO組織甚至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儲蓄帳戶,如果保費用得少,還會有一筆錢進去你的帳戶,所以變成醫師跟民眾共同合作不生病。」

 

「健走可說是治百病的運動,不但可以燃脂減重、流汗排毒、使血管有彈性、增強心肺功能、抒壓、預防慢性病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讓我們精神更好、思慮更清明。

健走的姿勢,就是我一直強調的想像在量身高、身體拉直。其實平常走路就應該這樣走,健走只是速度加快,加上手的擺動、握拳擺動在心臟的高度。

健走要有效果,最好依循「運動五三」運動守則,也就是每星期至少健走三至五天、每次走三十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一二O下至一三O下。

走多快心跳率才能達到標準?邊走邊測心跳多麻煩啊,其實不必刻意測量,我的經驗是當你走路的速度到了「講得了話、唱不了歌」的程度,心跳差不多就是這個頻率。」

 

「運動是健康促進絕對必要的部分,除了健走打造身體勝任能力,還需要做針對強健脊椎設計的運動,分為兩種,一是做對稱平衡的運動與訓練,二是做逆向的訓練,,也就是原本駝背的人,需要間相反方向的肌肉伸展或肌肉加強的運動。本書的最後一章,就會教大家這類運動。

最外圍的「環境」只建構人體工學的環境,是屬於「物」的應用,包括床、枕頭、桌、椅、腳踏板、看書架、筆記型電腦的托架、坐墊及靠背墊等,人體工學環境不佳,身體也不可能在正確的姿勢,比如你知道打電腦鍵盤不該放桌面上,但辦公桌沒有鍵盤抽屜,你也「坐」不出好姿勢。

先有「心的覺察」,再進行「身的改造」,加上「環境的支持」,才能擁有健康的脊椎,順序顛倒或錯亂不可能奏效。一個人如果沒有先覺察到自己需要改變,就去買人體工學設備調整環境,或開始運動,設備只會聊備一格,運動也只會三分鐘熱度。唯有由內而外、循序漸進,先有主導健康的意願之後,才能建立完整的身心合一脊椎健康模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長頸鹿小姐 的頭像
    長頸鹿小姐

    長頸鹿小姐的閱讀筆記&生活速寫

    長頸鹿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