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時報文化 悅讀網
Part1
作者在第一部以資本主義與氣候暖化間密切關係做了充分舉證說明,資本主義在二戰後逐漸成為主流,相對於共產主義,資本主義被認為相對進步與自由,然而經過逾半世紀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負面影響也一一浮現,本書作者對資本主義所連帶引發的環境問題做出精闢觀察與查證,利用大量事實案例說明氣候問題始終無法有效減緩的各種可能原因,其中環保團體與石化工業的利益掛鉤應是最令人震懾的部分。
此外,作者也提出了一個存在我內心多年的疑惑,就是聯合國每幾年就會招開大會邀請世界各國共同制定減緩氣候暖化的相關公約,但這些沒有強制力的公約總是宣誓意義大於實質效益,難道聯合國真的這麼無能為力嗎?作者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例,說明只要牽扯到經濟利益,沒有國家敢大膽違約,因為絕對會立即受到其他各國強力制裁,那為何氣候公約做不到?答案顯然不是做不到,只是汙染大國沒人真心想做到。
我們該責怪這些汙染大國公然毀約嗎?還是我們也應該檢討自己對資本市場的依賴究竟有多深?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在世界也經常是被忽略的小國家,然而我們卻同樣是排碳量名列前茅的汙染大國,全球暖化的問題台灣絕不能自身事外,但時至今日,政府在碰上環境與經濟衝突時,絕大多數最終仍然會選擇經濟優先,而我們該責怪政府嗎?一個民主國家,如果人民多數明確要求政府以環境為重,政府也不可能長期違背多數民意,然而,資本主義對多數人的影響太深,國內生產總值(GDP)、經濟成長率、股市行情……等是大家要政府拿出來的成績單,無怪乎環境問題總是無法得到正視。
氣候問題真的到了「今日不做,明日就會後悔」的地步了嗎?問題的急迫性經常是擁有話語權的人決定的,然而這些擁有話語權的人通常是既得利益者,而既得利益者最痛恨的就是「改變」,沒人會想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包含財富和生活習慣。作者在書中提到一段有趣的歷史觀察,她寫到:「奴隸制度對英國和美國的菁英階層而言,不是危機,直到廢奴主義把它變成危機。種族歧視不是危機,直到民權運動把它變成危機;性別歧視不是危機,直到女性主義把它變成危機;種族隔離不是危機,直到反種族隔離運動把它變成危機。」,說明危機的存在往往不是事實本身,而是人們觀念的轉變,而且這種轉變必須要有足夠的人願意站出來,此時危機才能成為危機。
Part2
作者在第二部列舉了大型綠色組織淪陷成為石化工業的掩護,背後當然脫離不了石化財團對環團的金援。此外,那些號稱要投入大量資金拯救地球的大資本家們,似乎也不可靠。其中一個經典例子是維京集團創辦人查理·布蘭森,他曾誇下海口十年內要投入30億美元發展生質燃料,最後不僅投入不到3億,研發得不到成果就算了,集團還擴大發展航空業,買下的大量客機還是相對耗油的機種,我們無法確定他是一開始就打算撒謊提升企業形象,還是利益當前無法抗拒,亦或股東期待獲利的壓力太大,總之,期望富豪解救我們應該是無望了。
書中第二部與第三部也提供我們另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也就是我們究竟認為暖化議題是要用「科技」解決,還是要改變資本主義造成的「產業結構與生活型態」,顯然作者比較傾向後者,而我也認為應以後者為主,前者為輔的方式進行,但這樣的困難度是比較高的,因為這需要全民共識才可能有成效,但人是習慣的動物,要人們從浪費變節約、從方便到稍有不便、從向錢看到重視萬物共生共榮,確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然而,這至少是我們願意做就能做的事,總比祈禱科學家發明一項拯救地球的新發明踏實一些。並不是說科技不重要,只是擔心緩不濟急,目前科學家已經發明了各種有創意的吸碳、碳中和或排碳至外太空……等模型,但要能有效實際幫助地球減碳都還有好長的路要走,我們確定有機會等到那天到來嗎?暖化的災難已經在眼前一幕幕上演,等到科技能解救我們那天之前,還會有多少更駭人的悲劇發生?我不認為我們一般人能做的只有禱告。
Part3
作者在第三部讓讀者從絕望的黑夜中看見一絲曙光,她提到了許多世界各地環境保護戰勝經濟發展的案例,而「由下而上的力量」是這些案例的共通點。要培養人民對環境汙染的自覺,教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記得在澳洲求學時,一位教授「永續設計」的老師影響我很深,她是一位難得言行一致的教育者,在生活上真正實踐了低碳生活的理念。他不開車、盡量買二手商品、盡可能不用塑膠製品、為弱勢孩童擁有自然的遊樂空間而努力,這種榜樣使她的課程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也成為我留學生活最大的收穫。
環境相關議題充斥近二十年你我的生活,有人不相信這是危機,但也有許多人相信事態嚴重,但就是不願意做出任何行動,不願改變任何習慣,畢竟災難不是下一刻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享受當下或許比較重要?讀完這本書,我們可以當作看故事一樣過目即忘,也可以選擇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身邊的人,集結眾人力量讓當權者感受到「危機」,而這些行動或許就有機會成為改善地球環境的「轉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