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孩子的存在,讓愛流動-博客來.PNG

圖片來源:博客來

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這本書,看了幾位育兒專家推薦,感覺還滿值得一讀的。買來後才發現作者是中國人,不過是台灣出版社出的繁體中文,所以無礙閱讀。

 

作者原本學物理,後來才投入心裡學的領域,從事心裡諮商工作十餘年,或許因為母親在她的成長過程帶給她許多傷痛,所以作者對母嬰關係、親子教養等領域特別有感觸也特別深入研究。書中有許多相當獨到的見解,雖然是在談母嬰關係與教養,但其實也點出許多人與人相處的痛苦根源,整本書都非常精彩,是極少數會讓我想一讀再讀的好書,真的有種撿到寶的喜悅。

 

書中的觀念都相當新穎且具說服力,想標注的重點實在太多,只好認真多讀幾遍,三不五時再拿出來溫習,多數觀念都讓我想認真嘗試,但還是有一點讓我有些疑慮——作者提到要盡可能滿足孩子的欲望,在負擔得起的前提下,小孩想要的就盡量買給他、滿足他,即使無力負擔也要告訴孩子,你的欲望是對的,你值得擁有這些,只是媽媽暫時沒能力滿足你,這是媽媽自己的問題,孩子不用因為自己的欲望感到愧疚。可能這種做法讓我直接聯想到過度消費的問題,這和我的價值觀嚴重抵觸,我實在很難真的這樣對待小孩。雖然我知道作者的想法是小時候得到滿足並感受到愛,長大自然不會需要靠物質來滿足空虛的心靈。我想這很需要拿捏好分寸,也要觀察小孩的性格,我還是認為適時教育孩子節約、適度消費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在現今環境問題嚴重的時代,過度消費不是個人的金錢問題而已,而是全球的環境問題。

 

「現在,停下來想一想,如果剝離所有的功能價值,我是誰?我所追求的一切,到底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還是被恐懼驅使而追求的?沒有任何外在標籤的我,雙腳是否還能踩在大地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孩子越小,與撫育者的關係對其一生的影響越重大;越是嚴重的心理創傷,越是多發於生命早期。媽媽在嬰兒期親密育兒,辛苦兩年,換來的是孩子終生的安全感和幸福基礎。在心靈成長過程中,最難療癒的是母嬰關係中的創傷。嬰兒若在孤獨中學會堅強獨立,比如過早學會獨立入睡、自我安撫,那麼他一輩子的生命底色都將孤獨灰暗。最深層的痛苦會以各種讓人難以理解的形式出現,比如成年後事業有成、夫妻和睦,但就是體驗不到發自內心的親密和快樂。」

 

「如果媽媽渴望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嬰兒』,只有吃喝拉撒的需要,對他除此之外的任何舉動都不願理睬,甚至打擊,那麼孩子只能主動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僅剩一點維持活命,不再對這個世界發出吶喊,成為一具悲哀的行屍走肉。」

 

「延遲滿足能力的形成,來自於父母從小經常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越是被及時回應和滿足的孩子,長大後越具有延遲滿足能力。」

 

「及時滿足的真正含義,是孩子表達自己需要的時候,父母及時給予回應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難,也無須勉強。比如孩子指著一個昂貴的汽車模型說:『媽媽,我好喜歡這個模型,真酷!』媽媽可以及時回應和肯定孩子:『是呀,這個模型真漂亮,媽媽也喜歡,我們一起欣賞吧!』那些從小及時滿足孩子的媽媽都會發現,孩子其實並不貪婪,很好協商,並且能夠體諒別人。貪婪並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為曾經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評判、被延遲,這些痛苦長期累積,終於讓他成為一個不講道理、難以妥協和索求無度的人。」

 

「退行是很好的現象,表明孩子過去受過的創傷正在療癒。父母不必焦慮,盡量全盤滿足孩子的依賴,允許他能力退化,允許他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對於孩子的攻擊行為,若他攻擊和自己年齡、體力差不多的孩子,讓他們自己處理矛盾即可;若以大欺小或者使用暴力比較嚴重,把孩子抱開,傾聽他的感受,但不可指責他;若孩子攻擊父母,能承受的就承受,不能承受時,真誠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孩子,比如『媽媽感覺很疼,請不要再掐媽媽』,不要指責孩子的攻擊行為。當孩子的退行得到充分滿足後,他自然會過渡到獨立、友善的狀態。」

 

「若父母用自己的全部認知去教育孩子,最好的情況,孩子也不會超越父母;若父母對孩子的靈魂心懷敬畏,只是給予關注、陪伴,而不打擾,孩子自然會成為大眾眼中的奇跡。你過去走過的彎路,可能正是孩子未來開拓的藍海。孩子的出生,是來引領我們回歸心靈的生活。培養一個天才很容易,父母只要不用自己僵化的、自以為是的頭腦試圖教導孩子即可」

 

「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運動能力相輔相成,互為基礎,不可分割。當過分強調針對某一特定大腦區域進行強化刺激的時候,反而可能導致『神經擠迫』現象。這種現象首先由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兒科學及神經科學教授彼得‧胡滕洛赫爾提出定義,根據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期創造力有重大意義的大腦功能區域,會因為其他區域的侵佔而萎縮。由此可見,孩子在起跑線上超前了幾步,卻要在整個人生路上付出代價。」

 

「如果父母不自以為是地教育孩子,不強迫孩子做到父母想像的樣子,孩子遵從內在精神胚胎的指引發展自己,成就會遠遠超過父母的想像所及。培養一個天才其實很容易,只要父母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面前保持謙卑,不拿自己有限的頭腦去教育孩子即可。」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愛的陪伴下,不打擾就是對專注力最好的培養。孩子的精神世界我們無須全部了解,但需要時常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訓練過的頭腦的假想,帶著敬畏之心去體驗。」

 

「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為是的『正確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為孩子好,愛比教育重要一萬倍。」

 

「有的父母不能放任孩子吃糖、看電視,擔心吃糖壞牙齒,甚至導致肥胖、糖尿病;電視的參與性不強,看多了不但容易近視,還降低孩子的智商。我想說,父母真的不必這麼操心憂慮。孩子吃糖,吃到血液含糖量平衡了,幹嘛還要繼續吃?吃到心臟負擔加重,肯定會不舒服啊!看電視看得眼睛累了,自然會去做別的,這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因為沒人願意跟自己的身體過不去,怎麼難受怎麼來。如果人類這個物種進化到今天,還要靠限制才不至於把自己搞壞,那麼這個物種早該滅亡了。」

 

「為什麼一些人會在無限制的情況下把自己的身體搞壤,比如酒精成癮、藥物依賴,甚至吸毒?有的孩子真的會整天捧著iPad,智力發育低於同齡人。每個頑固的壤習慣背後,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如果內心的某個空洞長期得不到愛的填補,就只能往裡面塞酒精、藥物、電視、網遊、濫性等,但永遠也填不滿。孩子的惡習若已經養成,切忌強行戒斷,否則一定會有更可怕的後果。我在治療中發現,守著電視其實是無助的孩子拯救自己的方式——現實中沒有愛,孩子只能靠幻想來安慰自己,而電視提供了幻想空間。因早戀而退學自殘的少女,當深入她的內心時,她內心的聲音居然是:如果不是因為那個男孩還在乎我,我早就自殺了。」

 

「『我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他卻從來不關心體諒我一下』,這句抱怨說明:第一,父母沒有看到孩子真實感受的能力,只是透過孤獨的自我犧牲的遊戲來獲得價值感,所以孩子也無法發展出關心別人的能力;第二,父母不清楚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總是表現出『無欲無求』的樣子,孩子也就自然地認為父母沒有需求,不需要關心。」

 

「對精神生命最好的扼殺就是否認孩子的真實感受,用自己的判斷替孩子做選擇。中國家長,尤其是老人,經常強行給孩子餵飯,這是讓孩子和食物建立起終生惡劣關係的好方法。如果一個人連吃什麼、吃多少,都是別人比自己更清楚,這是多深的悲哀啊!什麼時候家長才能明白,自己和孩子是兩個獨立完整的靈魂,而不是頭腦強大的綁架弱小的。家長愛吃的,不等於孩子也愛;專家說有營養的,不等於孩子的身體這一刻就需要它。孩子會感恩家長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但也會因家長替自己決定而失去存在感。」

 

「内化到孩子心裡的,不是父母的行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關係。媽媽真實自然,孩子也能學會靈活自在的愛,將來碰到自己的愛人忙於工作,或者打遊戲正玩得開心,可能會勸愛人放下工作休息一會兒,好好吃頓飯;也可能把飯菜端給愛人,甚至甜甜蜜蜜地餵上兩口,而不是執著於『必須按時專心吃飯的好習慣,和愛人鬧彆扭。大多數夫妻情感破裂,都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導致的,只不過是各自認為的『正確習慣』不同而已。我們之所以認為正確』非常重要、不容置疑,是因為童年時只有符合父母所認為的『正確方式』時,父母才能接受我們。這背後,是深深的恐懼。現在,我們成了父母,出於無意識的恐懼,也拚命把『正確』灌輸給孩子,生怕因為自己管教不當而讓孩子不夠優秀。這其實並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我們無意識的輪迴。」

 

「如果訓練孩子好習慣的過程沒有愛的流動,沒有輕鬆愉快,必然帶來反彈。我對此深有體會。我和媽媽因為收拾房間的問題吵了十幾年,媽媽每天都充滿怨氣地要求我收拾,我卻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喜歡亂放。後來,我學習心理學,開始包容自己,允許自己所有的行為習慣。自從有了自己的房子,亂了半年之後,我開始喜歡上收拾,把家裡佈置得井井有條,溫馨又方便。有時候去朋友家住,即使對方家裡很亂,我也不覺得有問題。為什麼沒有了要求和訓練,我反而喜歡上秩序了呢?因為秩序和所有美德一樣,都是人類的本心,只要內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美好的品質自然會呈現,而且不會變成教條。」

 

「父母無須完美,每個父母都有壞習慣,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樣子,有自己的原因,並願意為此負責,這並不影響和孩子彼此尊重、相愛。酗酒的爸爸也可以很愛孩子,如果媽媽鼓勵孩子接納這樣的爸爸,孩子就會獲得一種感覺:『缺點再大的人也會愛我,也值得我尊重。』這樣的孩子將收穫廣闊而靈活的人際關係。所以,行為有缺陷,看法有不同,都沒有關係,關鍵是要給孩子信心——無論如何,愛都存在。」

 

「榮格離世前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作為老師,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每個人對陽光的反應有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會躲開。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跡象,那是因為還沒到那個時間點。永遠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在心理諮詢中,一旦我升起『正確』、『應該』、『更好』之類的念頭,就會和來訪者失去連結。來訪者也許會在頭腦中贊同我,但他的身體能量會退縮,以表達抗拒。孩子更是敏感,無論父母的話說得多漂亮、貌似多尊重孩子,但只要起心動念想要改變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愛, 而是能量被阻塞。不改變別人,並非因為別人不可改變,而是改變的念頭會阻礙別人的成長。當我們覺得別人應該變得更好的時候,已經看不到真相,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投射。醫生連病人都看不到,怎麼能治好病呢?當我們有了足夠高的覺知,就會發現每個人當下的體驗就是他最需要的體驗,而只有無評判的覺知和關注,才會點亮對方的心。」

 

「讓孩子內心富足並不一定需要父母經濟富裕,關鍵是父母能否不評判孩子的欲求。如果經濟受限,父母可以坦誠地告訴孩子:『你的需要我聽到了,它很重要、很美好,只是我目前的經濟能力有限,不能滿足你。』但很多父母不肯簡單地面對真相,而是透過批判孩子的欲求,把內疚和羞恥感轉嫁出去,讓孩子相信自己的欲求是可恥的。更悲劇的是,即使在經濟並不受限制的情況下,父母習慣性的打壓、評判依然存在。」

 

「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試圖解決對方的情緒。比如孩子失去心愛的小貓,哭著對媽媽說:『我好想念小貓。』這時候,焦慮的父母會提出解決方案:『不要太傷心了,我們再買一隻。』這樣的回應只會讓孩子更傷心,因為他對小貓的愛被否定了。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應『媽媽看到了你的悲傷』,孩子就能完整體驗『失去』的感受,變得自然平靜。之後,要是孩子主動提出解決方案,比如再買一隻,父母再去行動也不遲。夫妻之間也是如此。妻子抱怨:『每天上班,還要帶孩子,真累!』丈夫回答:『既然累,就別上班了。』這通常會讓妻子感覺自己的付出不被尊重。如果文夫回應:『是啊,又上班又帶孩子,你的辛苦真是難以想像。老婆,你真不容易!」這樣,兩個人的心緊緊貼在一起,彼此溫暖。若妻子真的不想再上班,這時候才需要和丈夫一起商量解決方案。」

 

「父母不是神,總會有無法滿足孩子要求的時候,但這會讓父母內疚,尤其是自我價值感低的父母,於是在拒絕時總要附加一堆道理,以證明自己的拒絕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講道理的本質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樣雖然避免了內疚,愛的流動卻被阻斷。孩子體驗到『被拒絕等於我是錯的』,真正讓他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沒有達成,而是被評判為『錯誤的』,『不講道理的我不值得被愛』。當我們長大提要求時就是如此,執著的其實並非是事情本身一定要達成,而是一定不能體驗到 『我錯了』的感覺。於是,我們輕易不敢提要求,除非很確定對方一定會答應,而且是毫不勉強地答應。同理,拒絕別人時,我們忍不住也要附加一堆理由,證明自己的拒絕合情合理,但愛的流動會因此而止,擔心親人、朋友會從此心懷芥蒂。所以,我們輕易地不敢拒絕別人,常常委曲求全,最後因為莫名的小事怨氣大爆發,真的變成『不講道理的傢伙』。」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某件事情無比重要,『如果你不答應,我們的關係就完蛋了』,這種執念我也常有。深入覺察這種執念的背後,其實是巨大的恐懼,所以才要威脅對方,以避免這種恐懼。恐懼什麼呢?一層層剝開就會發現,結果是:你不答應這件事,就證明我一定會被拋棄。這個邏輯一旦被正視,連自己都會覺得很荒謬。愛的連結不必被這種荒唐的邏輯阻斷。我拒絕了這件事,不等於拒絕你這個人,不等於你提的要求不合理,不等於我不在乎你。我的拒絕僅僅是因為現在我不想這樣做。拒絕的同時,我不會把自己關閉,我依然感受到你的愛,理解你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讓我們的需要共同創造出愛的方式。如果我答應你,一定是因為我也喜歡用這種方式愛你,而不是迫於維持關係的委曲求全,所以即使我付出再多,你也不必內疚。不帶評判地拒絕,沒有委屈地付出,愛的流動如此之美。」

 

「當我們完全不想改變對方時,才可能真正陪伴對方。沒有人喜歡被說教,沒有人喜歡被控制。當我們想要改變對方時,無論出發點多麼好,道理多麽正確,其實都是在傳遞:『我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你應該變成另外一個樣子。』這個改變本身就會讓對方感到抗拒。就像妻子想把丈夫改造成一個有熱情的人,丈夫的心只會關得更緊,覺得妻子根本不接納自己,很傷心。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時,不停地挑剔、指揮孩子。孩子玩水,嫌浪費水;孩子玩土,嫌弄髒衣服;孩子自己吃飯,嫌吃得太慢;孩子想吃肉,指揮孩子多吃青菜;孩子開心地跑過來要媽媽抱,媽媽卻讓孩子先去洗手。在這種『陪伴』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開心。為上麼想要改變對方?因為看不見對方的真實存在,只看見我們頭腦中想像出來的『正確』的對方。頭腦中的想像是最可怕的,因為它會找到一萬種理由來證明自己就是真理。比如,父母看到孩子彎著腰玩iPad,頭腦中就會立刻響起一個聲音:『這樣容易變近視,對身體不好,所以我要糾正他。』而父母糾正孩子的結果必然是:孩子不開心,和父母的關係進一步遠。」

 

「界限,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在人際關係、家庭關係中,我們很容易陷入無界限的糾纏,出發點是為別人好,結果卻通常使雙方都痛苦不堪。如果家庭中有一個總是替別人操心,為別人付出的超級好人,這個家庭甚至會四分五裂,家庭成員彼此仇恨。在與孩子的關係中,父母能否保持界限,直接決定孩子未來的物質和精神世界能否豐盛。家長每一次『為孩子好』的控制,都是在削減孩子的自由創造力,消耗孩子的生命活力。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真正的好心,是尊重每個人的不同,尊重別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只有當別人希望聽取我們的意見時,我們才真誠地分享自己的看法。這樣的好心,必然得到善意的回饋。」

 

「心理學認為,童年時期與父母的關係決定孩子的性格,那我們是不是一定要和父母修復關係才能自我成長?如果父母不願意改變,我們該如何修復關係呢?馬斯洛一生都未原諒自己的母親,這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家。父母也許一輩子都不會有能力真正看見孩子,但我們依然可以成長,並且擁有愛父母或者不愛父母的自由。隨著自我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終會發現,父母身上令人厭惡的能量在自己身上一樣不少。當這些陰影逐漸被覺知照見,我們的內心便不再分裂,自然會從與父母的糾纏中解脫。」

 

「例如,有個媽媽曾經試圖不去控制孩子寫作業,因為她內心其實知道,自己每天盯著孩子寫作業,並不會促進孩子學習好,只會讓孩子對學習越來越厭惡。她下定决心不再管孩子寫作業的事情,但是一看到孩子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吃零食,內心就如同一萬隻螞蟻在抓咬,痛苦萬分。這個痛苦驅動著媽媽要去管教、控制孩子,因為只有控制住孩子,她的痛苦才可以緩解,跟毒癮發作一樣。所以,我每次講『不控制孩子,孩子的問題就沒有了』時,總會遭受很多父母的激烈反對。反對的理由是:不管教,孩子就會墮落。但這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已經有那麼多得到自由的孩子發育得聰明、健康、善良、有同理心,這些都無法說服父母放下控制,因為真正的原因在於:管教孩子是這些父母 『毒癮』發作時緩解痛苦的毒品。」

 

「若未品嘗過愛和自由,父母會誤以為與孩子的關係只有控制。心理病態的父母經常威脅孩子:『你不讓我管是吧?好,以後你的任何事我都不管了!』孩子感受到的要不是被控制,就是被拋棄。這就是父母如此懼怕自由的原因——自己內心不自由,也恐懼給孩子完全的自由。正是因為恐懼,才會對自由投射各種負面聯想。」

 

「有的家長會疑惑:到底什麼事情該管, 什麼事情可以不管?判斷的方法是:這究竟是誰的事情?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無論父母多麼看不慣,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內觀自己。假如孩子希望聽到父母的意見,那麼父母最好與他分享活生生的體驗,而不僅僅是告知『高明』的結論。少一個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種可能。」

 

「我一直提醒自己為死亡做好準備。當死亡來臨時,靈魂的天平會稱量這輩子我的存在給別人帶來了多少溫暖、多少句鼓勵、多少次支持、多少對美和愛的信仰,同時也對別人進行過多少次偏執的評判、苛責,對美和愛的絕望。那時候,我會看到,我所愛過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所傷害過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所有已經發生的苦難,且讓我承擔,且於我終結。」

 

「很多父母不願意痛痛快快地給孩子買東西,花錢的同時反覆強調『金錢來之不易』、『要珍惜東西,不可以浪費』等,孩子由此得到的仍然是匱乏感,還有愧疚感,將來他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

 

「有人問,是不是要百分百滿足孩子的欲望?滿足還是不滿足孩子的欲望,取決於父母的能力和意願。有能力,也願意滿足,那就輕鬆愉快地盡情滿足,多多益善;沒能力,或者不願意滿足,那就直言相告:『我暫時沒有能力滿足你』,或者 『我就是捨不得花錢』。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誠實。誠實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滿足,也會知道那是父母的問題,不是自己配不上,將來依然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過上豐富的物質生活。」

 

「父母若對金錢沒有匱乏感,在能力範圍內全然滿足孩子,孩子未來和金錢的關係自然輕鬆豐盛;父母若困在匱乏國的牢籠裡也沒關係,捨不得的時候可以誠實告訴孩子:『這次去超市,我只願意給你花一百塊錢。這是媽媽自己的事情,不是你只配得到一百塊。』這就是界限。父母誠實地遵守界限,可以保護孩子的潛意識不被寫入限制性信念,他未來的發展也一樣能不受制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長頸鹿小姐 的頭像
    長頸鹿小姐

    長頸鹿小姐的閱讀筆記&生活速寫

    長頸鹿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