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自由-博客來.PNG

圖片來源:博客來

一本把女性婚後面臨的各種內心衝擊描述得淋漓盡致的好書,書名雖為「媽媽的自由」,但談論的內容廣泛,包含女性從單身到結婚後因為多重身份所面臨各種錯綜的人際關係牽引出的各種問題,作者將親身經歷的體悟,脈絡分明地編寫成冊,相信會讓許多初為人母或已在這個崗位上奮戰多年的母親們得到許多慰藉和啟發。

本書大概是本年度閱讀的書籍中,數一數二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因而節錄了大量內容。

 

「如果是我的話,拒絕別人時一定會作解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擔心別人不能諒解,會覺得我是自私冷漠的人。但先生就是這樣理直氣壯,「需要在乎別人怎麼想嗎?如果他們會這樣想,就讓他們去想吧,我自己知道不是就好了。」

真是令人羡慕的瀟灑啊!我從一開始的驚訝,到後來已經是崇拜了。」

 

「像這樣吃苦當吃補,默默承擔著沒人想做的事,任勞任怨的接受其他人對她不公平待遇,最終一定會「好心有好報」,得到和王子在一起的幸福結局,這就是們長久以來說給女孩聽的故事,也是我們自己從小聽到大的版本。也難怪女人很少立志要從事革命、爭取自由,而是深怕自己有一點點抗議就表示自己是個不善良,愛計較、因此也不會有好結果的女人了。

灰姑娘連自己在家裡的處境都不會去爭取公平,還認為那是一種美德,相信了這個故事的女孩,長大也會變成不敢拒絕別人、默默期待著自己的忍讓和善意,終有一天會感動別人而獲得好報的。

現實卻是和童話大不相同的。現實是善良不一定有好報,隱忍更不可能換來別人的感動和感激,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的人,通常都是些勇於爭取、也勇於反抗不公平待遇的人。」

 

職場生活當然另當別論,但是先生在私領域的人際關係都是合則聚、不合則散,久了人家也知道「他就是這樣」,能夠自然的接受。

相反的我做事總是綁手綁腳,擔心別人會生氣而處處顧慮,總是想要讓所有人都滿意,結果卻反而是連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有時都會對我無法諒解,覺得我是不貼心、不善體人意的女兒。

為了追求和諧而不做自己,想東想西的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喜歡我的決定,反而造成了相反的效果,讓彼此都大失所望。

這是我的切身之痛,因為這樣的感受,我開始學習重視自己的想法,既然顧全大局反而左支右絀,別人也未必能體會我的心意,那麼我不想要再弄巧成拙,傷害彼此的關係。

而另一個讓我覺得不做些改變不行的原因,就是成為母親了。

我發現自己身為母親,如果還想要每件事情都以別人的感受為優先,就會和我做母親的自我期待有所衝突。

母親必須優先考量孩子的教養和安全,這讓我不得不鼓起勇氣拒絕別人,如果我還像過去一樣害怕拒絕,凡事都希望能讓別人覺得我很合群、很善良、很貼心,在群體中不去破壞氣氛,那麼有時我就會被迫做一個不夠盡責、沒有把孩子的福社視為優先的母親了。」

 

「但是現在的我沒辦法以「做個討人喜歡的人」為目標,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只要是我認為不對的事情,就一定會用言語或行動制止。

這當然也會讓相處的氣氛變得不好,長輩會批評我小題大作、緊張兮兮,但我不能因為這樣的壓力妥協,因為孩子是我的責任,我必須保護自己的孩子。

因為這樣,我開始學習重視自己的想法和判斷,畢竟孩子的主要負責人是我,不是其他家人或祖父母,所以我不能一味順從別人的要求。

我必須放下「不吵才有糖吃」的好女人、好孩子的心態,如果凡事都不跟別人起衝突,不惹別人生氣才叫做好,那麼為了盡到我認為母親應盡的責任,我是沒有辦法、也沒有意願再去做這種「好女人」的。

我心須要能自由的成為我想成為的那種母親,因為身為母親,是我的責任。只要是自己負責的事情,就應該要有「自己做出選擇」的自由。

即使沒辦法每一次都做得很好,偶爾也會因為被別人討厭、被批評、甚至是被指貴不尊重長輩、沒大沒小、這就是不孝等等而感到傷心難過,還是要不斷練習,去捍衛自己的想法,還有實踐自己的自由。」

 

「我有個朋友曾經跟公婆溝通,希望公婆在開車時讓孩子坐安全座椅,公婆憤怒的說:「我是孩子的祖父母,難道我會害孩子嗎?」無論如何聽不進她「請遵守交通規則」的要求。

嬰幼童搭車時要坐安全座椅,或者是騎乘機車請勿站立在前踏板上,都是現行的交通規則,她說後來跟公婆不歡而散,因為她說:「難道孩子出了什麼交通意外變成植物人,祖父母會代替父母照顧他一輩子嗎?」

同為母親我讚賞她的勇氣和堅持,也敬佩她面對著長輩的壓力,仍舊捍衛了自己身為母親的自由,而且她也點出了這件事情的重點,重點不是在誰對誰錯、又有誰小題大作了。重點在於權責區分,是誰在為這件事情的風險負責,誰就有做選擇的自由。」

 

「個人的感受和需求,都應該是個人要自己負責的事情。可以期待別人幫忙,但這種幫助必須是有來有往,別人並沒有無條件幫忙的義務。

人必須先對自己負責,才能夠真正維持好一段關係,所以我們要小心那些「你是……就應該……」的說法,因為這常常只是其中一方假責任之名,行控制之實。

像是維持關係的和諧、相互尊重,這些事情本來就是由雙方共同負責,沒有一段人際關係,是女人單方面的承擔義務,而另一方卻沒有任何付出的責任,只需要被動的享受女人的順從。」

 

而了解自己的人不會去做自己無法負擔的事情,會考慮到自己的能力、適合與否,更重要的是會先確認自己的意願,不會為了追求好女人的名聲,而勉強自己去做自己不太有意願做的事情。

乍看之下以自己的意願為優先是自私,實際上,只有能夠重視自己的意願和心情的人,才能做到也尊重別人的意願和心情。否則就會變成在事情的當下看似無怨無悔的去做,事後卻不斷向別人追討人情。

因為在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是被別人要求、為了別人才不得不去做,所以當自己有需求時,也會很自然的認為是對方「應該要回報」的時候了。

這時如果對方沒有同樣的想法,就會為了那翻不完的舊帳而痛苦。」

 

「一件事情如果不是自己真心想要去做,而是為了「對方的想法」而不得不然,就會在意對方有沒有回報,讓自己陷入被動等待對方的鼓勵、或者一絲好評的處境。

這種心情是很卑微的,只期待對方看見自己的付出,看見自己違背本意的去做希望對方會滿意的事情,但是妳既然壓抑了自己,對方當然不知道你真實的想法,也不會知道你心裡其實覺得不滿或委屈,更不可能會因為你犧牲自己,就給你獎勵般的尊重。

真正的尊重,不是一種上對下的禮物,而是屬於人與人之間平等互惠的關係。」

 

「我們是自願縮限自己的自由的,這一點必須要謹記在心,因為有些人會把婚後失去的自由全怪罪到另一半頭上,又或者把為人父母後失去的自由,怪罪給自己的小孩,這種想法完全忽略了自由的真諦——個人自由,意味著個人要為自己負責。

期望別人為我們負責是沒有建設性的,既不可能實現,也只會加深內心無計可施的無助和失落。」

 

「人如果想要過得自由,不只是會被討厭,還可能會被捨棄。因為這種害怕被捨棄的心情,女人更容易主動放棄選擇的自由,順從別人、滿足對方的要求。

如果只是把自由看成一種人權,覺得理所當然應該擁有,就會無法接受和想像,有時候被討厭或捨棄,本來就是爭取自由必須承擔的後果。

而且被捨棄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那樣可怕,人只要有能力在社會上生存,就一定會有團體接納自己。」

 

「身為女人而且是母親,在人際關係上,我們那「可以實現的自由」其實就是如此,沒有任何年輕時想像的,好像自由就是說走就走、跟著情人浪跡天涯的浪漫情懷,而是充滿了現實的能力和條件,同時,也考驗一個人想要自由的決心。

能夠讓自己受到他人尊重、並且實踐自己想要的自由的,永遠都是「即使變成一個人,也要好好生存」的覺悟和勇氣。

而女人並不缺生存能力,只是特別缺乏那樣的覺悟和勇敢,因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是被當成貼心的女孩兒來教養,被期待要做團體的一分子,要和原生家庭、公婆、妯娌、親戚朋友等等都相處和諧。

一個人生存變成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所以在內心深處,女人總是背負著一種生存的威脅,擔心自己如果做的不夠好,就會被家庭放逐,最終無處可去。

相對的,別人要利用這樣的恐懼,讓女人自願委曲求全,也變成一件容易的事情。女人就因此不斷束縛自己,在有所選擇時,不敢去做別人不滿意的選擇。

然而,也該學習為自己的自由奮鬥了。」

 

「特別是那些跟人際關係有關的事情,即使是家庭、伴侶、朋友、親子……無論有無血緣的羈絆都一樣,關係的圓滿與否,並不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努力。

很多時候,過度的努力反而讓彼此都不得自由,因為一直努力想要「改善關係」,就等於是無法停止對對方的期待。

無論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能否接受,對方都可能已經盡了他最大的努力了,再多期待,就是壓力和強求。

我們總是很難放下那些我們認為「應該」的期望,比方自己既然付出愛,就「應該」要得到對方以愛回應,又或者是既然是親子、伴侶、家人,就「應該」要能彼此理解、彼此關懷、彼此「無條件的」支持對方。

但卻忽略了所有應然的想像都是想像,很多都是這個社會形塑出來的一種集體意識,讓你以為多數人甚至所有人都擁有某一種特定的家庭關係,而事實是每個家庭就像每個個人那樣,獨特,並且與眾不同。

為了擁有和別人一樣的家庭,而努力到辛苦的程度就是一種執著,但是原生家庭這種關係,與其說是奮鬥得來,不如說是緣分決定了一切,別人擁有既相愛也能相處的家人而你沒有,不一定是你不夠好,或者你比他們少做了什麼。

放下對別人的期待,看起來是給別人自由而自己承受失落,但是只要這麼做就會發現,當你能放下對人、對事情,只要努力就能夠加以改變的那份期望,放下那些難以捨棄的心願,妳是第一個重獲自由的人。」

 

「哪怕妳企圖改變別人是基於一個美好的憧憬:父母、親子、手足之間,彼此關愛而無話不談,只要妳是把那份憧憬寄託到別人身上,就會是你終將要接受的遺憾。

接受「遺憾是人生的必然」吧,有些心願不能實現,因為那不是你一己之力可以翻轉。

如果你有著期望就會失望,就會有痛苦或傷感。人生到了某個階段妳不再是天真的孩童,也不是年輕無知的女孩,如果你曾經有過渴望卻不可得的痛苦,就要去釐清那究竟是可以實現的目標,還是你其實無法實現,卻一再作繭自縛的執著。」

 

「對於渴望修補童年創傷的人來說,這種作法可能看似消極,但是童年創傷這項與家人的共同經歷 其實也是各自解讀。妳覺得當時受到了創傷,但對方不見得願意,或者有能力接受「他的言行傷害了妳」的這件事情。

所以看待過去的事情不能期盼、希望對方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甚至也不能追求對方的理解,而是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自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痕。

這樣的認知可能會讓人感到孤獨,但換個角度想,既然每個人都是如此,也不算是特別的孤獨。世界很大,即使家人不理解,也總會有人和你有過相同的經驗,或許他們可以理解妳,給予妳所想要的那份支持。

對親子關係的探討,不應該變成對過去的執著,並不是一定要改善與某個家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夠走出關係不理想的陰影,我們可以努力了解自己過去經歷過的事情,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有意識在每個感覺不被愛的時刻,找到、並且療癒那個受傷的自己。

而家人之間只要分開時想到彼此,還能做到彼此祝福,即使是漸行漸遠的人生,也能默默祝福對方,朝著他自己認為重要的目標前進,過得平安健康就好了。」

 

「姑且不論他「勢利」的評語是否正確,畢竟每個人對他人的印象都不同,但重點是朋友從他說的這句話得到了明確的指引——孝順,就是不要再努力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把自己的人生過好就好了。

我們總以為在乎一段人際關係,就表示我們要付出非常多的心力,發現問題就要努力改善,即使長期相處不睦,也不能輕易放手。

放棄讓關係變得更好的目標,聽起來好像就代表了我們對關係很不重視,很不愛對方,很不孝順或者很不在乎。

但人生走到一個階段應該有的體悟是,有時候太過努力,就是一種強求。就像過度執著的愛總是會轉變成恨,因為太愛對方而希望跟對方建立理想中的關係,想要對方接受自己的愛,反而會因為心願無法達成,而轉變為怨恨、無法原諒對方。

你心中的理想關係,跟對方心中的理想可能根本就不一樣。」

 

「就像這樣,讓自己不再是那個等待理想父愛/母愛的孩子,把焦點放在自己和自己新建立的家庭上,成年之後除了經濟上的獨立以外,這種精神上的切斷和分離,也是重要的獨立過程。

當然人在追尋獨立的時候,難免會覺得痛苦。

忘記是誰說過,不管年紀多大,父母看見我們,就像看見當年,那個事事以父母為主的年幼的孩子。但是我們也一樣,在面對父母時,也會因為像個孩子那樣有所期待,而變得脆弱易感。

心理上要和父母劃清界線,以兩個成人的方式平等而保持距離的相處,其實並不容易,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在努力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更多的拉扯,但是只要朝著分離而各自獨立的目標,方向正確,其實彼此都會過得更加自由。」

 

「不要把關係是否良好、相處是否愉快、是不是很主動、很樂意見面或聚會,都當成是自己一個人的責任,只要是為了發生在家族裡的事情感到難受、不愉快的時候,就要在心裡提醒自己: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際關係,都很講緣分。」

 

「這種精神上與父母的緊密相連,會危及婚姻,因為他沒有辦法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遇到壓力時沒有辦法以維護自己的小家庭為優先,而是還仰賴、指望著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能夠維持不變,不需要面對自己獨立所可能造成的衝突。

如果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己這個新成立的家庭,就不會一切以自己父母或手足甚至其他親戚為優先,當他們批評自己的太太,也就不會只想著要太太改善,爭取原生家庭的好評。

自己的另一半能否獲得原生家庭的認同,對於經濟和精神上獨立的成人來說,根本就不重要,大家能相處和諧、互動親密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結婚後就和父母變成了兩個家庭,兩個家庭之間,其實也可以維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

父母無論是精神上感到寂寞,或生活上需要人照顧,首先指望的都是自己的親生子女而非女婿媳婦,常常是因為求之不得,又不想傷害親子之間的感情,才將矛頭向外、轉向表面上是家人,內在其實是永遠的外人的子女的伴侶。」

 

「為什麼會如此,我想是因為真正喜歡你的人,其實就是喜歡你原本的樣子。你什麼都不做他也覺得好,覺得妳沒什麼不對,但如果天生不對盤,或者因為你的角色比方說媳婦、妯娌、姑嫂,原本就讓他感到壓力,那麼即使你照他的話去做,你還是一樣「不討人喜歡」。

那些說著「你改掉妳那個樣子就好了」、「你不要……就不會這樣」,說著一個好媳婦、好妯娌、好姑嫂就應該怎樣怎樣的人,,常常只是想把關係不好的責任單方面推給妳,好像只要妳配合,他就會改變自己不友善的態度,開始變得喜歡妳並且給予認同。

而那就算不是刻意的謊言,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真相是妳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改變天生不對盤,或者原本就有情感或利益衝突的角色關係。」

 

「在婚姻裡所有美好的想像都難以維繫,所以這樣的修行自然有苦,我們會看見自己和對方的極限,無論再怎麼強調自己想對對方好、想給對方幸福,還有更多時候,我們是希望對方讓我們過得幸福快樂,只要一做不到,就產生怨懟和痛苦。

這樣的矛盾讓我們對自己和對方都不再有美好的想像,只能承認自己是一個凡人,和另一個同樣平凡的人正在學習相處。

如果能以這樣的認知為基礎,務實的去做選擇的話,其實可以為接下來的人生,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因為關係的壓力讓我們都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對方。」

 

 

「人沒有辦法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所以如果不是自己結婚,體會過結婚造成的種種矛盾和壓力,即使婚姻的故事聽得再多,也很難真正體會到為什麼婚姻是圍城。

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因為自由和安全的感受就是透過婚姻這道圍牆在不斷交換,婚姻中的人有可能感到安全,被視為已婚者也有助於擺脫社會對單身的種種汙名,卻也深刻感受到安全裡的不自由,還有在某些情況下,在婚姻裡也會感受到孤立無助。

我在思考什麼是在婚姻裡可以實現的自由,當然首先要排除那些活得像單身一樣、不需要遵守承諾的「不可能實現的自由」,然後我發現其實最簡單、卻也同樣不容易實現的是「停止自苦」,在婚姻中,我們會因為許許多多對婚姻錯誤的想像和預設,不斷彼此傷害和作繭自縛。

社會對於理想婚姻的描述,其實讓許多人帶著誤解走進婚姻,以這樣的誤解為基礎,不可能實現真實的幸福。」

 

「說話的主詞必須是自己,要說「我的想法是………」、「我覺得……」,而不是「你為什麼這麼做」,所以一開始就是要先了解自己,思考自己開啟對話時,究竟想向對方傳達什麼。

當溝通無效,就要檢查自己是不是因為無法坦率的向對方傳達,不敢向對方說「我覺得…」,所以變得拐彎抹角或者旁敲側擊。

兩個人溝通的立足點必須是平等的,如果像某些溝通專家所說,首先要了解對方想要什麼,像丟出誘餌那樣提出條件交換,或者是把握對方情緒脆弱、無法好好思考的時候,達成說服對方的目的,就會把溝通降級成一種對人的操作和利用。

在親密關係中,這就是一種不尊重對方,所以貶低對方、控制對方的暗示。」

 

「一件非常現實而殘酷的事情是,只有在談戀愛時,男人可以聽進女人對他做的不夠的小小抱怨,甚至可以視情況看作是可愛的撒嬌,誠心誠意的道歉或彌補。

但是到了婚後,就像女人會對男人有「要有肩膀!」的期待,男人也希望女人可以不那麼依賴自己,這指的並不只是能自己處理生活中大小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能自己平撫自己的情緒。

戀愛時抱怨對方可能還增加情趣,婚後特別是有小孩之後,不管全職媽媽、職業婦女、上班的男人或家庭主夫,總之在小孩還小,特別消磨人的意志和體力時,夫妻之間都會希望彼此能做好自己的職責,有需要共同面對的事情就共同討論,但是情緒問題,最好是能各自解決。

因為已經很累了,不管是上班或在家帶孩子。希望看到對方時都是互相鼓勵和安慰般的微笑,苦笑或許還可以,但總之不是抱怨和指責。」

 

「在第一次當媽媽時,孩子又是高需求寶寶,我時常感覺到對溝通的力不從心。雖然理智上想著,要清楚、明白的說出自己的需求,但是眼見丈夫回家,那副我一天的疲累都與他無關的樣子,就忍不住心頭一陣火,委屈的眼淚也跟著掉了下來。

又生氣又想哭,卻不像談戀愛時那樣等得到一句道歉和安慰,而是左等右等,只等到先生也充滿煩躁、失去耐性的語氣和態度。

現在想來還是太讓人傷心了。對於從早累到晚,深夜也不得好眠,感覺生產完的傷口和餵奶的疼痛都還未平復的我來說,人生中最懷疑愛情的時候,大概就是那段時間吧。

現在的我可以理解了,能夠像一個旁觀者那樣去回顧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先生那被我認為是事不關己的態度,其實是不知道該做什麼的不知所措,總是自己躲在廁所、手機電玩不離身的樣子,也是因為想要逃避我的指責而關閉了心門。

我的求助就像在門外拼命的敲門,但是始終說不出「我需要你做些什麼」,只是反覆說著「難道不是……」、「你應該要……」、「你為什麼不……」的態度尖銳的指控,他因為受到攻擊而想要躲我,而我明明才是受傷的那個人。

現在的我才有餘裕去思考「其實我們都是新手父母」,在我很挫折時他也很挫折,之所以總是用強硬的態度強調「我沒有錯!」並不是他想傷害我,只因為他想維護自己受傷的自尊而已。

人只有在心平氣和時,才有可能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考慮,去想自己是不是也做錯了什麼。」

 

「希望孩子順從我們,就是希望他認同我們的想法,我們會渴望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替他做選擇,是希望他少走一點冤枉路,但是理性一點想,那些「我是為你好」的想法,都是在控制孩子,剝奪他做為一個成人,可以為自己做決定的自由。

而那是我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最排斥父母對我們做的事情。

角色轉換後多少可以理解到父母的心情,甚至也可以察覺,在這種種「父母是為你好」的干涉中,也有著父母無法接受自己變老,必須和孩子分開生活,從此變成獨立不相干個體的脆弱,但越是如此,越要讓自己對父母的認識,變成自己在做父母時,不再重蹈覆轍的自我提醒。

在孩子長大,給我們重新做回一個人,最重要的身分是自己而不是某人的父母的時候,我們也要相應的放手,給孩子做他自己,而不是某人的孩子這樣的自由。

從互相剝奪自由,到學習怎麼和孩子分離,給予彼此自由的這段過程,就是為人父母的人生吧。」

 

「「對方如果愛我,就不該對我有那樣的否定。」這種想法是把愛和認同、讚美、肯定等等的條件綁在一起,於是只要得不到父母或孩子的認同,就否定對方的愛。

而嚴重一點的甚至會無意識的想要控制,對自己和別人都說:「我那麼愛對方,對方卻不珍惜我的心意」,實際上只是「希望對方按照我的心意去做」而已。

對於上上一代而言,愛,不是一個生活中會出現的字眼,而我們的上一代、我們的父母,雖然已經會談愛的教育,但是在教養我們時,所謂的愛,卻又時常是

在指責中才會聽見的事。

不知道是不懂愛的真諦,還是純粹只是不懂得表達,總之在生活中聽到愛的時候,那句子通常都是「爸爸/媽媽那麼愛你/妳,你卻這麼不聽話、不孝順,不懂得爸媽的心……」

聽到這種話還能夠回應「原來如此,我知道我錯了,謝謝你們這麼愛我」的子女不知道究竟存不存在,如果有,我想也是鳳毛麟角吧。

因為被對方所愛,就要無條件接受對方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這種愛與其說表達著「我這麼愛你」的心情,不如說是非常強烈的傳達「你應該要愛我」。

聽到這種話的人,不是被提醒自己擁有對方多少的愛,而是被要求應該要回應,而且回應的方式很單純,就是滿足對方。

實際上,愛一個人從來就不表示會無條件的贊同或喜歡對方所做的事,更不表示要聽從對方的要求,滿足對方的期待。無條件的愛應該是自我努力的目標而不是能夠向别人索取的內容,在子女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生活模式之後,必須用「即使和我的期待不同,只要過得健康快樂就好」這種想法對待,才能做到彼此尊重,和諧相處。」

 

「人跟人的相處都是未知的化學變化,親子關係會走向什麼模式,也並非親子雙方完全可以掌控,中間還會受到雙方的條件、當下的情境、還有各自的同溫層所影響,換言之,即使小時候一再強調和孩子無話不談,建立充分的信任和密切的互動,長大後能不能持續下去,也是充滿了名為「緣分」的未知數。

現在緊緊抓著我的手,吱吱喳喳說個不停的孩子,長大之後還願不願意跟我分享心情,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事。

只要想到自己和上一代之間也是這樣的歷程,就會知道我們不該奢望自己和孩子的關係一定會不同,畢竟就算感情再好,孩子的獨立本來就預設了要離開父母,尊重彼此,表示承認和接受對方有他自己的世界。

也包括有一點感傷和失落的明白,在那個世界裡,很可能沒有太多我們的位置。」

 

「父母的心願和現實的條件似乎總是交錯而過,而人又總是因為年紀和歲月而變的不自覺的固執,想像當我年老的時候,可能還要換作已經成年的我的孩子,用看待孩子的方式來面對和包容這樣的我,如果到時我的身體不如預期的健康,可能會做不到成熟的看待彼此的關係、總是心心念念「你什麼時候要來看媽媽」,甚至到了讓孩子覺得煩的程度……這樣想像下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盼望的是什麼,人生最美好的似乎不是遙遠的、卸下父母重擔的未來,而是現在,責任最重、壓力也最大的時候。

在孩子還願意牽著我們的手的時候,想緊緊的牽著。因為被不懂事的孩子時刻糾纏,有時甜蜜,有時卻又渴望掙脫的束縛,不出多久就會覺得是人生中難以忘懷,最平凡也最單純的幸福了吧。」

 

「我在電視劇裡偶然看到一句話,「人生的選擇沒有對錯,只是智者努力讓自己的選擇成為正確,而愚者則視其為錯誤而不斷為之悔恨。」看到時我的心揪緊了一下,是啊,我們應該要努力把自己的選擇活成正確,而方式是從過去覺得不夠好的地方學習。是因為那些事情,我們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在下一次面對選擇關頭時,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決定。」

 

「女兒不是母親人生的延續,母親也不是女兒未來的樣子。雖然我的人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支持妳、陪伴你,但我希望妳知道,我們是兩個獨立不同的個體,媽媽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成熟,不做你的牽絆,而是給你我最大的祝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長頸鹿小姐 的頭像
    長頸鹿小姐

    長頸鹿小姐的閱讀筆記&生活速寫

    長頸鹿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