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博客來
看太多育兒相關書籍,百家理論與經驗眾說紛紜,但也有許多共通點,我體悟的結論大概就是:每個孩子都很獨特,沒有任何方式適用在所有人身上,如果認為孩子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正面、積極、樂觀、快樂,陪伴與真心支持應該是基本準則,規矩、意見、期待少一點,陪伴、傾聽、支持與鼓勵多一點,不要期望孩子照自己的習慣、偏好與價值觀生活,給他你所能給最多的自由,只要孩子不是為非作歹,真心相信他、欣賞他(即使是你根深柢固不欣賞的想法與行為),讓他展現自己獨特生命該有的樣貌,最後默默祝福他,感謝他豐富你的生命,讓自己有機會克服自己的侷限,也感謝他讓自己心中有個永遠深愛的人。
P.S.雖然多數父母難免時不時會想像自己孩子長大的模樣,但最好不要有太具體的期待,例如成績、職業、收入、婚姻等等,最好只是期待他健康快樂,即使父母刻意隱藏自己的愛好,絕對還是會在生活中透露出來,孩子是很敏感又愛討好父母的,他原本有無限可能的人生很可能會因此受到限制,尤其在經歷困難時,更可能會想說,不然就順著父母的期待走就好了(多數父母的期待是偏向保守安定的),一個年輕人的夢想就這樣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