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好兒子-誠品網路書店.PNG

圖片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在這個凡事要求男女平等的年代,自然會認為應該要用同樣的標準、期待與教養方式對待男孩與女孩,再加上女權主義盛行,男性在某些狀況下,反而有些弱勢甚至被歧視 。

 

女孩的生長發育較男孩快,幼年時期與同齡男孩相行之下通常較為聰明乖巧,男孩不僅學業成績不如女孩,表達能力不佳又成天搗蛋,難怪現代人越來越偏愛生女兒。

文章標籤

長頸鹿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博客來.PNG

圖片來源:博客來

看完第一本後的想看完第一本後的想法之一,就是感覺阿德勒的心理學不是很科學,有太多主觀的認為,而且很多違背一般常識的認知,這些想法似乎很難被證實其正確性,所以我才覺得阿德勒的想法有種宗教的意味(反正相信就對了,不要問對錯,只要相信會讓你想得開、變得快樂,那就去相信。)沒想到第二本書一開頭就提到阿德勒的思想是不是宗教的問題,作者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認為宗教通常充滿各種以神為主角的故事,而且宗教不會無止境地探究某事物,而哲學則會永無止境地追尋真理,阿德勒的思想比較算是一種哲學,而哲學與其說是一門學問,不如說是生活的態度。所以說,阿德勒的思想是提供我們一種全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囉?!對我來說,它真的有種其妙的魔力,讓我一直想探究,卻又不斷否定,有時相信,有時又認為真是一派胡言。看完第二本書,其實也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還是問號滿天飛,看來我離阿德勒的思想核心還很遙遠,要身體力行當然就更難了。

 

「不要聚焦在他們表現出什麼『好的行為』,而是多注重平日細微的言行舉止,並且關注他所 『在意的事』、寄予同理心。就是這樣而已。」

文章標籤

長頸鹿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博客來.PNG

圖片來源:博客來

一本適合父母與助人工作者看的書,如果和作者一樣同為助人工作者,必定能從書中得到許多共鳴與寶貴經驗;而作為父母的,則能藉由本書實例與作者的體悟,避免讓自己的小孩需要到輔導老師那裡諮商會談。如同作者的經驗,會被送到輔導室諮商的孩子,究其根本,幾乎都是壞掉的家長造成的,值得父母警惕與省思。

 

「不少父母以為告訴孩子『我們對你的期待很高』或『我們只能指望你了』,是在激勵孩子奮發向上,卻不知道這可能是在阻礙孩子的發展,讓孩子無法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文章標籤

長頸鹿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討厭的勇氣-博客來.PNG

圖片來源:博客來

這本書多年前剛出版時超級火紅,大概連平時沒在看書買書的人都很難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有時不知為何對於過度暢銷的書反而不太想看,即便看到好多朋友及名人推薦,當時仍然不為所動。近日因故讓我突然想起這本暢銷書,搜尋時才發現本書作者居然已經繼續出版了一連串的關聯書籍,頓時又讓我不太想買,直覺似乎是非常商業化的出版方式,大賣後趁勝追擊,讓人懷疑真的有那麼多值得一讀的內容嗎?還是換湯不換藥地同一理論反覆換句話說呢?不過拖了一段時日後,想說還是不要有太多先入為主的想法,先讀第一本經典之作看看吧!

 

看完後的確有種觀念受到衝擊的震撼感,阿德勒的「目的論」、「否定創傷」、「課題分離」……,都徹底推翻常理,這讓我想到哲學、心理學……這類比較抽象的科學,似乎學派特別多,不同派別間甚至會出現完全衝突的理論,到底什麼才是真的?我想就像宗教一樣吧!真理或事實是什麼其實不重要,選擇你想相信或有辦法真心相信的說法(或稱理論)去相信就對了,至於如何確認這個信仰選擇是否有助於你?只要問自己,是否因為這個信仰減少了許多煩惱、傷心和憤怒,是否因為這個信仰而經常感到積極、正面、安心、快樂及幸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最適合你去相信的理論。

文章標籤

長頸鹿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髒養-博客來.PNG

圖片來源:博客來

家中多了個新生兒後,總會特別注重清潔衛生,月子中心的每個嬰兒床都掛著一瓶酒精,要摸寶寶前都要消毒雙手,感覺嬰兒是個非常脆弱的生物,稍有不慎就會受病菌攻擊,但究竟是要多衛生?經常消毒寶寶接觸的各種物品,對寶寶真的好嗎?當其他照顧者的衛生習慣差,總是會讓媽媽精神緊繃、情緒激動。究竟需不需要這麼擔憂?

 

想從這本書得到一些解答,但似乎有些不如預期,書中闡述了許多微生物和人類的關係、彼此如何相互依存……,至於我想知道的有關環境清潔的部分篇幅較少,不過大致上還是可以讓讀者對微生物與疾病、過敏、免疫系統……之間的關係有比較清楚的概念。

文章標籤

長頸鹿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