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博客來
婚姻是許多人生命中巨大的轉捩點,走入婚姻後,突然需要扮演多個角色,以前只需要當個好孩子,現在不只要繼續當好孩子,還要當好老婆、好媳婦、好媽媽,更可怕的是,這些角色其實是有衝突的,討好了這邊可能得罪了那邊,常常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狀態,更不用說新婚夫妻間也有許多生活習慣上的衝突要解決,如果新生兒又很快報到,巨大的壓力真的會把人逼瘋,人在極度低潮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想法或是怎樣的行為,真的連自己都無法想像,低潮讓我看到自己的黑暗面,但往好處想,我也因此更認識自己,甚是更能同理苦難中的人。
然而,經歷一連串衝突後,家人通常還是家人,只是情感上的關係已不復以往,傷痕也許會逐漸淡化,但發生過的事,總會留存在心中某個角落。隨著時間沉澱,有些人,我們也許只希望他逐漸淡出自己的生命,但有些人,我們也許會想和他努力復原關係,但過去養成的相處模式和慣性,讓復原的路相當崎嶇漫長,經常稍有不慎就會再次被打回原點,回想每次引爆炸彈的火苗,通常都與不當的對話有關,我們知道自己不會與外人這樣說話,但就總是這樣與親人對話,也許因為過去總總不愉快的經驗,讓我們沒辦法與他好好說話,但覺知是一個好的開始,這本書正好提供已有覺知的人一套實用的策略,讓我們知道自己和熟悉的人說話時有多少問題,有心想改善關係,要從自己開始,從好好說話開始。
「我們會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戴上面具,表現出美好的一面,然後將最真實、不怎麼美好、甚至有點不堪的一面,留給身邊的家人。我們在家裡,無論是語言或行為舉止,都不太修飾。我們喜歡隨興不受拘束的舒適,喜歡放鬆下來的自在,卻沒有想到必須忍受不修邊幅的人,就是與自己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親人。
在夫妻相處上,不加修飾的語言與行為常常會誘發彼此的弱點,久而久之,弱點不再只是弱點,而是演變成惡化夫妻關係的元凶。別看有些在外面展現出高度修養,或在職場上表現優異的人,其實很多人都把在職場上累積的壓抑和壓力,統統帶回家裡爆發。」
「我的想法是:既然選擇來上課、學習,當然是因為已經多少有點體認,希望自己具有改變的能力,不是嗎?但我後來發現,不是。來上課的人剛開始大都抱著想學會如何去改變別人、希望對方變成長頸鹿,而不是想學習改善自己的豺狼慣性。我一度相當不解,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容易,不是嗎?結果,我錯了。
原因有三。一,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自己沒有問題,是別人需要改變。二,大多數的人都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幹嘛要改?改,我就不是我了。三,我們都不想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改變真的很難。
結果,走馬看花的人多,真的願意釜底抽薪、下功夫改變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與其要改變別人,算了,還是簡單一點,從我們自身開始改變吧。但是,只要仍然堅持自己是正確的一方,改變將永遠不會發生。
以我跟 Bob 來說,由於我一直在研究心理學,所以在我們的相處過程中,我比較是退讓的一方,改變的契機自然而然也由我開始。關於這一點,我從來不抱怨,是心甘情願的。如果我們之間有什麼困難或問題,我總覺得是我的方式不對。加上我向來喜歡挑戰,每個關卡都是在考驗我過關的能力,因此我當然欣然接受。
我偶爾會邀請 Bob到工作坊,跟大家分享我們兩人的互動過程,以及他的想法與心得。他曾經說:「當兩人要開始爭論的時候,如果一方態度先軟化,另一方就不太可能死撐著寸步不讓,也會慢慢軟化下來。改變不需要兩個人同時進行,只要有一個人願意先退一步示好,另外一方馬上也會感受到,整個緊張情勢就能緩和下來。」」
「正如盧森堡博士說的:你要選擇玩「誰對誰錯」,還是玩「怎樣讓自己過得開心」的遊戲?
說真的,這時候我已經看清楚事實:他這是關心我,想參與我的世界,想了解我,否則他幹麻要問?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多說一句,我們常常在別人表達關心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給對方臉色看,既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欣賞。潑了人家一身冷水之後,還抱怨人家為什麼都不關心自己。
關於這一點,我也常常提醒自己:如果別人沒有惡意,就不該給對方冷酷的語氣或臉色。特別是針對自己家人,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是來找碴,是來聊天,想跟我們連結、交流的,但我們常常一個不耐煩,一不小心,就把冷屁股給遞上去了。
這時對方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當然要反彈。如果不反彈,我們可能又覺得他好欺負,又不珍惜了!」
「當那天早上我告訴他,演講與出書有關之後,他接著問:「出版社的人都會來嗎?」我輕輕柔柔回答了:「會。」(講八遍了!)
過程中,我只是直接說清楚事實真相,不加任何情緒性字眼。
當發現自己開始有些小情緒的時候,這招特别管用。只要能按捺住性子,千萬別讓自己脫稿演出,即可避免荒腔走板的情節。切記,所有的爭執都是從小小的不耐煩開始。
不多說,不冷戰,目的是「合作性的溝通」。
在《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Normulticlear Comparanziev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這本書中,盧森堡說明了為什麼「觀察而不評論」如此重要:
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也可以解譯我的話語或行為。兩者我都可以承受,但請勿將它們混合。
你可以說你看到我沒做家事,心裡很是失望,但罵我「不負責任」,一點都不會讓我更想幫忙。
你可以說我拒絕你的追求,讓你頗為受傷,但罵我是個「木頭人」,並不會讓你的未來更有希望。
是的,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也可以解譯我的話語或行為。兩者我都可以承受,但請勿將它們混合。」
「我必須再強調一次,人們並不抗拒改變,人們抗拒的是被改變。
我們之所以要學習溝通方法,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就在這裡:如何從認為「別人需要改變」的說話模式,轉換成「為了打造更好的未來,我們一起做些調整」。」
「我相信,很多讀者對於這種情況應該不陌生。在很多夫妻關係中,如實說出自己的感受就像在示弱,因此誰也不想先開口,告訴對方自己心中真正的感受,說出自己真正的需求。比方說,「我關心你」這句話,我們通常會覺得是一種向對方示弱的說法,所以不願意輕易表達出來。正因為不想直接表達關心,於是衍生出一些不帶感情的語詞,久而久之,夫妻之間就只用冷冷的語言溝通了。
關於這點,有位學員表示,自己之所以無法對妻子開口說出真實感受,是害怕妻子冷漠的回應。他怕說了反而讓自己更難受,選擇不說就不會受傷。
我告訴他,在親密關係裡面,顯現自己的脆弱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們需要勇敢一點,才有勇氣這麼做。」
「很可惜,大多數人並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來開啟溝通大門。在需要沒有獲得滿足時,我們往往傾向於把箭頭指向對方的行為:當家人沒有依照原來的承諾回家吃飯,幾次之後,不假思索的我們通常會說:「你這個人就是這麼沒有信用,說話不算話……你把我當什麼?傭人嗎?你根本就沒有把我放在眼裡……你這個樣子怎麼做孩子的榜樣………你跟你爸爸一個樣子」這就是我所謂的爛策略,也是盧森堡博士所指的「豺狼語言」。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盧森堡博士說。
說穿了,一個常常抱怨先生早出晚歸的妻子,很可能心中非常需要「分享」;一個對妻子怨嘆「你就是看我不順眼」的先生,很可能需要「溫暖」;老在批評主管的員工,或許需要「溝通」;常常罵員工笨的主管,強烈需要的是「清晰」。」
「因此,透過「需要」這堂課,盧森堡博士提醒我們:別再用批評、指責、分析來表達不滿,先釐清自己要什麼,然後說出自己的需要。而且,必須能明確說清楚,那種刻意含糊迂迴的表達方式,只會讓對方搞不清楚到底我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當然,要能精準表達,就要靠練習、練習、再練習。
也就是說,以後碰到任何不開心的情況,都是幫助我們更加認識自己的線索——「我為什麼生氣,我現在需要什麼?我的什麼需要沒有獲得滿足,所以不高興?」
先決定跟另一半好好說話吧。說出對他的重視、說出自己的焦慮、說出對生命的渴望,這些話都是幫助我們走在良好溝通路徑上的扶欄。」
「然而,在非暴力溝通看來,這種一旦對方不答應就表現出生氣、挫折、沮喪、逼迫,任何試圖給對方壓力的狀況,都算是「要求」,不是「請求」。
真正的請求,不是單方面、不是一廂情願的,也不是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的。
真正的請求,必須是讓對方理解的,讓對方可以拒絕的,還要讓對方心甘情願同意的。
真正的請求,就算對方拒絕,也能試圖去理解原因。
真正的請求,不會讓雙方的連結中斷。
一定要理解:請求不是要求,對方可以選擇說不,我也不要刻意施壓。重點是與對方繼續溝通下去,保持對彼此的好奇與同理。
盧森堡博士說,要對方相信自己所說的話是出於請求,就是讓對方清楚知道,當他說「不」的時候,是可以獲得諒解的。」
「其實,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個小惡魔,只要事情不順我們的意思,牠就會探出頭來張望。小惡魔為了存活,時間一到就會出來覓食,尋找痛苦,所以我們才會每隔一段時間,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點或某些事件上,習慣性的去找痛苦、惹惱他人,而家人就是我們的最佳拍檔。因為我們都知道在哪一個「痛點」上出手,就會有我們要的效果。
這些豺狼式的對話方式,都是一種無意識的習慣。
首先,我們會把不舒服的原因歸咎給對方,然後覺得自己好可憐,好痛苦,接下來就會使用毫無建設性的豺狼式語言,去誘發對方的反擊。如果對方心裡的小惡魔也想藉這個機會出來飽食一頓,雙方惡魔交戰,場面就很容易失控。因為要同時餵食彼此的惡魔,痛苦必然要加量,傷害自然會很大。」
「非暴力溝通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無須在乎對方會如何回應我。
在非暴力溝通中,需要在乎的,不是對方如何回應我們,而是我們要如何回應對方的反應。
換言之,不用在乎對方是否會用No 來否定我、讓我難堪,我需要思考的,是接下來要如何回應對方的No。
不需要在乎別人如何評斷,需要在乎的,是自己如何回應別人的評斷。
別人口中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是提供我們同理他們的線索,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價值。
如果因為別人說了「你一點都不通情理」、「你是個不盡責的妻子」而感到難過,這意味著我們把評斷自己的權利交給了別人。挫折與傷痛並不是別人造成的,而是我們自己把那些話聽進去了。
這個時候,如果我把心思放在想要了解對方的感受及需要,我就會想:「他現在是什麼感受?他有什麼需要希望獲得滿足?」「他需要什麼,我要好好聽清楚。」
我也知道有一些人很難相處,但如果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千萬不要嫌時間成本太高,幸福本來就是用時間經營來的。當我們的同理心越來越茁壯,慢慢就會發現生活中原有的衝突、不愉快,很容易就迎刃而解。」
「同理自己,就是跟人互動中,觀察到自己快抓狂時,先停下來做個深呼吸,避免惡言相向,也不咒罵自己,這是停止惡性循環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我剛開始學心理學的時候,如果發現自己即將說出刺耳的話,就會馬上提醒自己不如不要開口,因為我堅信「給出去的一定會回來」,這是我對語言力量初步的認識。
漸漸的,由於不想惡言相向,很多事乾脆就不說了,到最後演變成生悶氣,久而久之,發現這也不是辦法。不說,是因為知道豺狼語言傷人又傷己,在沒有找到更好的方式之前,姑且先把難聽的話吞回去,但是這樣的做法其實只是將事件及情緒凍結,並沒有真正化解。
為了不讓自己憋壞了,我開始慢慢學著表達。如果我對 Bob 生氣,我會說:「我現在很生氣,但是我不想多說什麼。」等氣消了,再好好說分明。也因為氣消了,說話當然就不會太傷人了。
停下來,不等於壓抑,也不等於委曲求全。我向來不鼓勵壓抑,也反對任何形式的委曲求全。停下來,是為了讓自己冷靜,接著再謹慎運用非暴力模式,與對方進行建設性的溝通。」
留言列表